新闻中心
探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挺身疫线,一直都在“忙”



三年,与新冠病毒的“拉锯战”到了总攻时刻。文山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疫情激战主阵地,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面对风险与压力,勇敢担负起使命,本着“保收治、防重症、促康复”原则,全身心投入到患者救治与医疗服务中,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抗疫之歌。

党员冲锋  众志成城

为全面整合资源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严峻形势,文山州人民医院迅速行动,调配各科室医护、物资、设备,增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扩充重症床位,全院所有科室均跨科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确保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2022年12月以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增加床位63张,且117张床位全部住满,门诊病人由每日50人增长至每日100余人,刷新了科室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每一名医护人员恪尽职守、日夜奋战,牢牢守住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的第一线

 

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新冠患者、新冠导致的危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加重所导致的需要重点救治的患者,患者大多年龄偏大,病情复杂,基础疾病较多。”拥有20年党龄的主治医师陆昌辉配合负责二病区的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新病区医护团队及时适应新战场。为保证每一位患者得到科学、有效、同质化诊疗,刚开科的36小时都是“连轴转”,不是在病房诊疗患者,就是在统筹病区的各项事宜。他说,现在重症患者救治流程越来越顺畅、规范了,尽管科室上还在高位运转,但不像一开始应急那么紧张了。科内不少医护人员已连续多日没有回家,家人和年幼的孩子高烧,他们只字不提、继续工作,日夜坚守在一线。

 

“我们仅用一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二病区的筹建工作。”为了让新病区正常运转,曾驰援武汉、入党3年的护士长惠素琼主动放弃休息,忍着身体疼痛和发烧管理科室、巡视病房、准备物资、培训新入人员……直到新病区开诊头一天,惠素琼病情加重,检查后发现双肺已感染。护理部最后“通牒”,惠素琼才选择住院治疗,但躺在床上的她还是不放心地用电话“远程”指导着科室,关注着科室运行情况。她说,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听到的只是奔跑的脚步声,时间被掰成好多块都不够用,高强度的工作让每个人身心俱惫、神经紧绷,却没有听到过他们的一声抱怨与委屈。我很感动,也很心疼他们!

竭尽全力  守护健康

医生,医生,快来救救我爷爷……2023年的第一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护士黔云在巡查病房时听到家属的呼救声后立即赶到52床雷大爷的病房。报警的监护仪上一条直线划过,潘黔云评估到80岁的雷大爷已没有意识,触摸颈动脉搏动消失,训练有素的她立即熟练地为雷大爷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并让另一名护士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前来抢救。5分钟后,在医护人员的竭力救治下,心电监护仪上那条直线开始跳动,有力的心脏搏动冲击着正在按压的手掌。那一刻,潘黔云和同事们激动地说到:“成功了,成功了,雷大爷抢救过来了。”

 

1月18日,已成为“老病号”的雷大爷康复出院,闯过鬼门关的他向医护人员不断表达着感谢并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点赞。看到这一幕,惠素琼眼角湿润“每次感到特别疲惫不堪的时候,一想到好起来的患者和战友们的咬牙坚持,便又充满了能量,斗志满满。我们团结携手,共度至暗时刻,我相信春天即将到来,曙光就在眼前

 

在高烧咳嗽、浑身乏力、肌肉酸痛一周后,51岁的陈先生收住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经诊断,双肺片状、大片状亚实变密度影属于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重症患者,再加上肾移植术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他的病情恶化速度很快,来院时氧饱和度不到80%主管医生陆富斌连续二十多天没有休息,从“阳”到转阴再到“复阳”,不是在看门诊,就是在病房抢救、查房、开医嘱,只为让患者得到及时、规范、有效地治疗。

 

这样危急的患者,在科室里还有很多,医护团队正在一个一个地去攻克,去战斗说起救治患者,让陆富斌比较欣慰的是很多家属十分给力,他们一般建议患者俯卧位,利用重力改善缺氧,每次两到三个小时,一天12到16个小时。“病人趴着不舒服,但好多家属很给力,一直认真地监督。”

 

经过18天的治疗,陈先生各种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再过几天就可以回家过年。想到来院时的心境,陈先生心有余悸地说到:“我本身基础病就多,想着怕是熬不过这一关了,但是医护人员一直都在鼓励我,他们以高水平技术开展高水平救治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只是全院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在三年多的抗疫战斗中,文山州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冲锋陷阵,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医者的仁心、爱心、耐心,守护着每一名患者。寒冬未尽已春风,初心不改仍坚守,每一位“州医人”将继续为每位患者提供精心、优质的诊疗和护理服务,聚集全院的力量牢牢据守住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一篇:强化监督 压实责任 | 保障医疗救治举措落到实处

下一篇:全科专业住培基地到基层实践基地指导教学工作